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发布时间:2012-6-27 9:14:33 阅读:11651次
近年来,随着新气田的发现,技术的发展,我国天然气产量逐年增加,但却仍赶不上国内需求增长的速度。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生产天然气同比增长7.3%,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5.9%,进口天然气163亿立方米,增长42.8%。
由于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相较煤炭、石油等能源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所以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一直保持大幅上涨的势头。
为了满足国内天然气需求,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开拓其他气源引进渠道,并加快了储备库、LNG接收站建设,进入天然气管网建设高峰。管网的建设为我国的天然气供应安全带来了保障,但对外依存度上升、成本上升所带来的价格上涨问题也随之而来。
气源多元化保障天然气供应
我国进口天然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管道,二是LNG海上运输。目前,我国已经完成的国外天然气输入管线主要是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正在建设中,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则因在价格、气源等问题难以取得一致而迟迟没有结果。据了解,自2009年12月正式向“西气东输”二线输气以来,截至2011年12月31日,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中亚国家天然气已累计达196.83亿立方米。
随着2011年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面建成贯通,西二线由此把我国已建和在建20条管道连接起来,在全国形成了一张近4万公里的天然气管网,将基本覆盖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运行稳健,其中三线有望年底开始建设。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将“建设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以及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工程;输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15万公里左右”。
进口气的另一重要补充就是海上LNG进口。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建设LNG接收站的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据《中国石油石化》杂志报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所高级经济师徐博介绍,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经投产了深圳、福建、上海、江苏、大连等5座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合计达1580万吨/年;广东揭阳、珠海高栏岛、浙江宁波北仑港、河北秦皇岛、海南洋浦等接收站正处于建设阶段。到2014年全部建成后,中国LNG接收能力将达3380万吨/年。
卓创资讯在结束中新网能源频道采访时表示,中国始终是将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为基本思路。目前LNG进口资源越来越充裕,LNG接收站多建设在长输管线的末端,所以LNG进口资源进入管网将很好规避冬季用气紧张的局面。
成本高昂拖慢储气库建设
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储气库是一种稀缺的调峰设施,垫层气费用昂贵、建设投资大、建设需要长周期,不能立竿见影,并受地质条件限制,此外,建库技术不完善。这也是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速度迟缓的原因。
卓创资讯认为,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长距离输送工程不可缺少的配套系统但在天然气供应格局充足时,储气库的作用就会略有弱化。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所高级经济师徐博指出:“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即将进入高潮阶段。”目前已建的储气库分别为大港储气库群,京58、京51、永22储气库,苏南金坛储气库,苏北刘庄储气库等。
据《中国石油石化》杂志报道,管道专家、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严大凡强调,因为储气库的建设要求严格,所以储气库的建设必须提前规划,而我国建设储气库的地质条件又比较差。从效益的角度来讲,储气库一般要建在离消费中心150~200km之间的有利位置。这些条件使得储气库的选址建设并不容易。建一个盐穴储气库起码需要6~8年才能投入使用,凝析气田也得3~4年才能使用。
据悉,“十二五”期间,中石油将投资上千亿元人民币,在河南、江苏、四川等地建设10座储气库群,工作气量将达到224亿立方米。
成本增加或致气价上涨
目前,我国消费的天然气绝大部分来自自产。但在国内不断膨胀的天然气市场刚性需求的强力拉动下,面对国内有限的增产,我国天然气供应捉襟见肘,依然需要通过进口天然气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进口量持续增加。1-5月生产天然气4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3%;进口天然气163亿立方米,增长42.8%;天然气消费量6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9%。
国外富足的天然气供应对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引进天然气需要建设的管道建设成本,国外天然气高昂的价格无形中对我国的油气企业带来巨大的亏损压力,也给我国的低气价带来巨大的价格上涨压力。
中石油内部人士此前曾表示,中石油从中亚进口天然气进口1立方米天然气的亏损额在1元左右。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副总经理侯创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也曾表示,“土气”到达中国国内霍尔果斯口岸的完税价格是2.02元/立方米,西气东输二线平均输配费用是1.1元/方,因此到达各个城市接气站的价格已经达到了3.12元/立方米。
而一直谈判数年而未果的中俄天然气合作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分歧就是价格问题。中石油最初准备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约为每千立方米165美元,后来随着国际油气价格的飙升,逐步提高到235美元,在去年的谈判中一度达到250美元。但是俄方坚持对华天然气出口应参照向欧洲国家出口天然气的价格标准,也就是每千立方米350美元-400美元。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所高级经济师徐博分析:“如果既满足俄罗斯的要求,又使中国进口的天然气到国内销售不亏损,国内的天然气价格大约需要翻一倍以上才行。”
卓创咨询分析师李凌轩表示,目前国际各地区的天然气现货价格差距比较大,如果单一考虑某一地区的气价,这将使得未来天然气价格受气源地的影响比较大。
据《人民日报》报道,发改委负责人曾回应称,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拟通过“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方法,即模拟市场的办法,以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价格为基础,折算相应的天然气价格。
《南方都市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鉴于广东和广西的定价采用了比较市场化的净回值法,并且多个城市已经开始调高气价,因此预测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未来向全国范围推广将是大势所趋。不过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油气商会燃气部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天然气价格上涨是必然的。但是短期内不是上调的好时机。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地址: 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
邮编: 061100
电话: 0317-5232129
传真: 0317-5232129
中国石油 | 中国石化 | 中国海油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 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网 | 国际能源网 |
Copyright ©2011-2024. 河北中捷石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