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在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确立竞争优势,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一步快速推进,选择什么样的能源、从哪儿获取、怎么使用,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民族发展的未来。面对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面对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我们不快步追赶不行了,不革除旧弊不行了,唯有顺势而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方能更好保障能源安全和发展。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持续引发热议。
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升至国家长期战略的高度,令海内外高度关注。所谓“革命”,就是要对旧的事物、制度或思想进行彻底变革,使其产生深刻质变,其力度显然超过“变革”、“改革”。关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提法首次出现在十八大报告,其后多次能源会议沿袭使用,此次会议总书记再次明确并从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四方面详细论述,表明了中央的巨大决心和清晰思路,也进一步凸显当前我国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综合各种因素看,时势不等人,我国能源领域必须迈开大步,来一场“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质变。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几乎每一次生产力的提升都伴随着能源的革新。从“钻木取火”开启农业文明时代,到蒸汽机应用拉开工业革命序幕,再到电力发明翻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篇章,能源从来没有缺席,亦同步完成了由“柴薪”到“煤炭”再到“石油”的蜕变,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飞跃。可以说,如果没有能源的升级、变革乃至革命,工业发展、社会进步根本无从谈起。如今,工业文明逐步陷入困境,信息时代扑面而来,第三次产业革命呼之欲出,能源怎么破题、怎么助力,再次摆在了全球面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同时也是世界能源消费的大市场,对能源的变化更为敏感。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转型升级的压力、经济下行的压力、环境改善的压力,都对能源安全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有数据显示,每增加1%的城镇化率,我国相应需要新增6000万吨标煤的能源消耗,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一步快速推进,选择什么样的能源、从哪儿获取、怎么使用,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做好能源这篇大文章,确保能源的供给安全,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完成的“硬要求”,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一道“硬杠杠”。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软肋”。一方面,资源紧缺矛盾本身比较突出。一些主要能源储量相当有限,比如石油,目前探明储量只够使用十来年,即便是储量相对丰富的煤,人均占有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多一点。另一方面,能源结构不太合理。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使用效率低、转换率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一路飙升将近60%,一次次敲响了安全警钟。再加之体制机制弊病,比如价格机制尚不完善,行业管理仍较为薄弱,自然垄断、行政垄断等问题较为突出,等等,也影响着资源盘活和能源利用率。显然,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着手,对能源领域动一番大手术、来一次大调整,已经躲不开、绕不过。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动,能源格局版图深度调整,我国能源安全的外部环境纷繁复杂。面对新一轮能源争夺战,一些主要国家正在加快制定和调整能源战略,或是探索技术革新寻求能源转型,或是想方设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或是利用军事、外交等手段布局全球战略,以求掌握未来能源发展主导权。当此之时,我们不快步追赶不行了,不革命不行了。而随着我国经济体量迅速增长,能源消耗量增大,国际上的担忧、疑虑、指责亦与日俱增。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如果都让中国人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地球根本无法承受。话语刺耳,用心险恶,但我们要反击这些论调,消除各种杂音,就必须在能源革命上走在前列,以实际行动彰显中国人走的是一条对人类负责的能源之路。
谁能在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确立竞争优势,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历史给予的启示,也是现实布置的课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唯有大刀阔斧革除旧弊,推动能源发展战略转型,方能保障能源安全和发展。只有走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我国的经济稳定增长、民生逐步改善才更为可期,未来发展的蓝图才有望更好更快落地。这一点,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也应当成为各方行动。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