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国资委与三峡集团、陕煤集团似乎毫无悬念地走到了一起。
3月19日,停牌4个月的湖北能源发布公告称,湖北省国资委已与三峡集团签订深化合作协议,三峡集团将对湖北能源增资50亿元,增资完成后,三峡集团将成为湖北能源控股股东。
然而,这一增资计划实现的前提是引入陕煤集团,待三峡集团、陕煤集团和湖北能源完成两个煤炭相关项目组建后,才正式启动增资计划。
作为湖北省属主营能源开发、投资与管理的最大能源企业,湖北能源的重组备受业界关注,湖北国资委此次让出控股权,也颇为意外。
对于湖北国资委让渡控股权的大尺度“割爱”动作,3月27日,湖北能源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此事要问国资委,公司不便发表观点。随后记者联系上湖北国资委,其答复称,关于湖北能源与三峡集团重组湖北国资委让出控股权一事,不予置评。
不过,湖北能源一名不愿透露身份人士认为,通过股权换投资、能源,保能源安全,这或许是国资委的真正目的。
事实上,此次走到一起的三方此前早有亲密关系。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三峡集团曾通过长江电力入股湖北能源,陕煤集团曾是湖北能源的重要客户,在陕西煤业IPO时湖北能源斥资入股护航,成为其第八大股东。三峡集团至今仍是其第二大股东。
有研究机构人士认为,此轮重组方案对三方均属重大利好,尤其是能较好改善湖北省能源环境,而有条件的依次推进的合作原则,连环相套模式更能保证合作有序推进,让三方利益得到保障。
停牌四个月的湖北能源终于迎来了其战略重组实质性一步。
3月19日,湖北能源公告称,湖北省国资委与三峡集团签订深化合作协议,三峡集团将推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煤集团)与公司搭建陕煤集团在湖北唯一的煤炭销售平台,还与陕煤集团及公司合作投资在荆州建设煤制气项目。待条件成熟时,三峡集团将对公司进行增资50亿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继而实现对公司的合并报表。
按照方案,陕煤集团将与湖北能源合资成立陕煤集团在湖北唯一的煤炭销售平台,即湖北煤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湖北煤投),首期增资10亿元,双方各占50%股权。成立后,湖北煤投将成陕煤集团在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的总经销商,负责动态承接政府煤炭应急储备,建立、培育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成为华中区域大型现代煤炭物流服务提供商。首期增资完成后,从今年起陕煤集团按照供应其全资及控股子企业的价格,供应湖北煤投公司1500万—2000万吨优质煤炭,此后随着蒙华铁路建成通车提升到每年3000万—5000万吨。
湖北荆州煤制气项目方面,由三峡集团与陕煤集团、湖北能源集团三方共同投资建设,注册资本暂定20亿元,出资比例分别为35%、35%和30%。该项目也有陕煤集团管理,规划年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总投资估算约285亿元,计划建设期3年。同时,湖北煤投还将作为双方后续合作平台,共同投资建设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及配套码头、华中煤炭交易中心等项目。
除此之外,湖北省国资委还提出了一些条件,即湖北能源的水电、火电、天然气等现有能源业务、资产不划出,且三峡集团将其目前拥有的中小水电、湖北省内风电以及湖北银行股权等整合到湖北能源,同时采取措施支持湖北能源按既定规划实施一批骨干项目等。三峡集团也作出一列承诺,如及时向湖北能源提供债务融资支持,对湖北能源持有股权的金融公司湖北银行、长江证券、长江财险等保持现有状态,对湖北银行进行增资,如未来确需减持这些金融公司的股权,支持湖北省国资企业行使优先受让权等。
公告还特别强调,上述合作原则上依次推进,待两个项目合作完成后,才会启动股权合作。
相较项目投资,投资者更关心的则是针对湖北能源的股权投资。公告显示,三峡集团将独家对湖北能源集团增资50亿元,完成控股并实现合并会计报表,后续将根据湖北能源发展需要再次增资,同时吸纳社会资本增资。目前,湖北省国资委持有湖北能源33.22%的股份,三峡集团旗下的长江电力持股28.42%,湖北能源最新市值约344亿元,50亿元的增资约可以占到最新市值的14.5%。
这样一来,预计三年以后,三峡集团将成湖北能源控股股东,湖北省国资委将获得足够的优质煤炭、每年40亿立方米煤制气以及确保服务于湖北的中小水电、火电等诸多能源资源。
三峡集团入主湖北能源成定局
作为湖北省属国企中的老大,湖北能源掌握着大量的优质资源,有着不错的盈利能力,2014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35亿—12.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67%—34.04%。在如此情况下,湖北省国资委为何要忍痛割爱?
3月28日,记者联系上湖北国资委,其答复称,关于湖北能源与三峡集团重组湖北国资委让出控股权一事,不予置评。
不过,有券商人士分析,湖北能源的长远发展遇到了瓶颈。主要表现为水电资源可供开发日趋减少,而火电开发受煤炭资源限制,未来,煤炭资源的缺口将会加大。
湖北能源董事长肖宏江曾在入股陕西煤业时表示,湖北缺煤少油,水电开发殆尽,又没有天然气,保障湖北能源安全供应,是湖北能源集团的重要责任。与陕煤集团建立战略同盟,依靠陕煤集团供应的优质煤炭,保证湖北的火力发电厂能够正常发电,从而保障湖北的电力供应,延长公司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此次战略重组,算得上湖北能源第二次潜存危机的“救赎”。
湖北能源的前身是由湖北省清江水电投资公司(简称清江公司)和湖北省电力开发公司(简称湖北电力)两家湖北省国资委全资子公司组成,位于宜昌的清江公司负责清江流域的水电开发,而湖北电力旗下主要有鄂州电厂一期和二期工程,属于湖北省火电主力,两公司“水火不相容”,而当时湖北电力缺口超过120万千瓦,达历史之最。外部方面,包括国电、华电等央企开始在全国跑马圈地,抢抓开发资源,湖北也不例外。在这一情况下,2005年,两公司正式合并。随后,公司引入长江电力这一战略投资者,将长江电力的31亿元资金投入到清江水布垭水电站建设中,同时借鉴长江电力现代化的管理,进一步理顺产权。长江电力的进入,被称为湖北能源新生的起点。紧接着,湖北能源完成改制,2010年12月,成功借壳上市。
尽管上市后的湖北能源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但此前在资源争夺方面滞后,手中可供开发的资源极其有限,资金和能源短缺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两大瓶颈。
有研究湖北能源的人士告诉记者,湖北能源在鄂西的布局遇到的竞争非常激烈,虽然拿下了中技系的两处水电资产,但根据专家预测,投入至少需40亿元,这对湖北能源而言资金压力较大。
此外,湖北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规模还很小,未形成气候,而随着中部崛起及产业发展,湖北的电力供应一直较为紧张。时下正值煤炭低迷期,选择此时进行战略储备,不失为一个理想契机。
鄂国资让出控股权的醉翁之意
对于三峡集团将入主湖北能源一事,记者多次致电位于北京总部的三峡集团新闻中心,但均无人接听。随后,记者辗转联系上该集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她表示,其掌握的情况是内部尚未正式讨论,可能只有高层清楚。
在湖北能源方面,该公司一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内部看好此次重组,今后可能再不会总是为购买煤炭发愁,而对于湖北而言,最重要的是极大改善能源环境。
上述券商人士认为,随着三峡集团和其他大型水电项目的开发,国内水电资源开发十分有限,至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市场气候尚未完全成形,且开发成本较高。与大型电力央企合作,能让湖北能源从央企中分享部分水电资源,从长远上看会发展得更好。同时,依照方案,三峡集团还将其湖北省内的部分新能源资产注入湖北能源,这个将为湖北经济发展形成助力。
此外,蒙华铁路的建设也给湖北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借助长江水运优势和蒙华铁路的“北煤南运”地理优势,湖北计划在荆州建设华中煤炭交易中心、荆州大型煤电机组等。它被视为湖北发展的新机遇,其关键因素就是煤炭等原料。此次重组成功引入陕煤集团,并将形成稳定的煤炭供应,这将会保障湖北能源在荆州地区的燃煤燃料供应,同时有望降低成本。
对于陕煤集团而言,介入湖北能源重组,将业务大幅度扩张至湖北市场,在煤炭低迷期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获得了长期稳定客户,更为重要的是建成了辐射华中的煤炭交易中心。
三峡集团的入主,并非只是停留在单纯的煤炭资源供应保障上,除了有利于三峡集团的规模扩张外,三峡集团谋求的可能是新能源上市平台。
业内人士介绍,三峡集团在新能源市场早已布局多年,装机规模在业内排名靠前。外界传言,三峡集团早已对新能源业务进行了规划,最终目标是推动整体上市。目前,新能源市场整体还不够成熟,三峡集团旗下的新能源业务距离证监会规定的上市资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单独上市希望不大。但是,湖北能源本身也有新能源规划,部分新能源项目已经建成,若借助湖北能源这一上市平台,实现旗下新能源的整体上市,成功的几率要高很多,且其成本会远低于通过IPO的方式上市。
不过,亦有机构人士称,且不谈此次重组方案尚需相关部门审批,单就重组项目而言,没有三到五年难以完成,如果其中某一个项目进展不顺利,就会影响方案的整体推进。方案存在不确定性,暂时谈利好尚属乐观。
(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