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管理中我们忽视了什么

近几年,“管理”这个词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身边。一些专家也著书立说,宣扬着他们的管理思想,成功企业的管理方式被人们拿来分解、研究。

那么,管理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不同的解释。

我所理解的管理是这样的。

管理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管”和“理”。所谓“管”,就是要有明确的制度告诉员工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并且要有一定的措施来保证我们制度的实施。即你违反了制度要如何如何,你遵守了制度就怎样怎样。而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管理。我们的制度定的细了,执行的严了,叫做管理有力度,反之,叫做没力度。

其实,管理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就是“理”,而我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什么是“理“呢?我个人认为,“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疏理、理顺、使之有条理“,也就是说我们把各种关系疏理顺,为所管理的人或物创造一个可以方便执行你思想的环境。

有些时候,我们不理解为什么挺好的制度,员工不去认真执行呢?其中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制度制定的有问题,也不是我们的管理力度不够,而是因为被管理者的执行成本太高了。执行成本是什么呢?如果把人分成管理者和执行者的话,执行成本是执行者(被管理者)执行管理者一个指令所付出的代价。何谓执行成本高低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公司去黄骅,这是执行一个指令。去黄骅的路有好多种走法,沿着黄赵公路到中捷,后到黄骅是一条路;走中捷然后走化工大道后从307国道去黄骅也是一条路;从公司出来奔天津后到北京,然后走京沪高速到沧州后再到黄骅也是一条路……,同样是到黄骅,走哪条路的执行成本高,哪条的低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做为管理者,希望自己的每道指令都能够被执行者很好的完成,而做为执行者则希望执行其指令所花费的成本最低,如果所花费的成本高出了他的承受底线,那么要么不执行,要么就不好好执行。而我们的管理者,在这里所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给执行者创造用最低执行成本就能完成每道指令的环境。通俗点说,就是你得想办法让员工如何最省劲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个指令都能被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在我们公司的日常管理中,也有很多这样成功的例子。比如餐巾纸问题,在海油工作时经常看到一个现象:餐厅楼门前的花池里白花花一片,质检中心的员工在奋力的捡拾。这种现象在新启元根本见不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我们的素质比中海油高了一大截,而是因为我们在餐厅门口放了两个垃圾蒌,让那些吃完饭揩着嘴走出餐厅大门的人们随手就可以把餐巾纸扔进垃圾筒,甚至比扔到地上还方便,谁还费劲拿着餐巾纸再走几步然后扔到地上呢。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想,我们应该转变我们的工作思路,把原先的定制度,抓执行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员工筛选最优执行方案为主的管理方式。

以上是我个人在管理中的一点看法,请各位同事批评指正。


(新启元:张金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