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峥嵘岁月——生命中的那些日子

讲述人:原中捷炼油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  赵祥森

整理人:朱振江

我是在建厂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6年进入的中捷炼油厂,当时称为中捷沥青厂。时令六月的天处处红绿相间,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暖和的早晨,我接到农场党委的开会通知后急匆匆的赶过去,会议告之到炼油厂工作,任职沥青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沥青厂虽然只是一个寥寥数十人的小厂子,但是领导班子和支部都不能缺,于是我用最短的时间组建了起来,邹学武时任副厂长,他是老锻工出身,懂技术。很快,就绪后的新建班子替代了由梁春田、李瑞峰、赵永惠等人组建成的临时指挥部,炼油装置的建设也进入了最后的扫尾阶段。

1976年的八月份,炼油厂生产装置试车成功,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共炼了几百吨原油,全部都是六队庄五井积攒的原油。40万元的纯利润让我和全厂的所有人激动万分,因为当时的中捷农场几乎没有年收入40万元的企业,更不要说用时短短的一个多月,的确是难以想像的事情。我至今记得很清楚,当时的原油把出率在30%左右,除了7%的直馏汽油就是柴油,每吨柴油的价格维持在300元上下。

说到那个年代,我引以自豪的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工人的自律。几十人的团队中,高中毕业生很少,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是一脚出校门一脚进工厂,不懂技术,更不会看图纸。但是都肯学,一个个潜心摸索,在用心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用当时的话讲就是“小牛拉大车,拼的是耐力。”在“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艰苦条件下,所有工人心无杂念,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那才真叫奋斗。那时候的人们都不“精明”,不会丁点的偷奸耍滑,别说旷工了,连迟到早退都没有,所有人愣是在交通不便利,“与世隔绝”的天地间,住着漏雨的厂房,吃着窝头啃着咸菜疙瘩,用汗水浇筑追求,用泪水诠释喜悦。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带领30多人赶到六队庄五井竖立高压电线杆,不巧赶上了瓢泼大雨,队部领导给我们安排了食宿,但是由于人多怕麻烦人家,于是我们一行人谢绝好意后步行回炼油厂。道路泥泞,黏土粘鞋,所有人没办法只好脱下鞋用手提着,顺着水面超过膝盖深的沟棱朝炼油厂走,走到十三队时水面齐腰深,人人空着肚子到家已经是后半夜了。

说起那时的工人,义务出工不讲报酬是家常便饭的事。我们1977年建设沥青厂,我带队16人到芦台农场学习,回厂后一次开车成功,看到刚出装置的沥青,每个人都高兴,尤其是晾凉后的沥青如同镜面一样光亮,有工人兴奋的在上面打滚,一个沥青池能装10多吨,一共4个沥青池,有很长一段时间工人都是义务出池。

第二点就是领导班子团结。由于工人少,领导班子成员相对精干,主要由我、邹学武、田培祥组成,1985年1月份我离开炼油厂时改组为龚金海、王总、邱铁锁、王振肆,那时的领导不是“领导”,只是分工不同的工人。我记得大港油田作业时,十八队有名四川籍的范队长,人很实在,我经常找他聊天,彼此建立起了不错的感情,私底下我以要钢管为目的,却凭借装置漏油的借口向他请求了100根钢管,直径73毫米的钻杆11根一吨,每根9米长,石碑河南岸距离厂区4里地,多数员工两人一根,而龚金海却独扛一根。在领导的感召下,全厂人员集体行动,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全部扛完。

为了搞到更多的原油,我们领导班子不放过任何机会,在场领导的积极协调下曾以地震为由要到了2000吨的救灾油,救灾油通过临时管线输送到了“土池子”后,我们又到大港油田采油二厂一矿处借来一台多级泵将油抽到400米处的加热罐,为了能够将80度的原油顺利脱水,我们想尽了办法,最后聘请了工业公司的王建国,他通过摸索,将SP169加上尿素制成了当时的脱水剂。

第三点就是遇事则迎难而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原油则是利润之源。我一方面时时联系老熟人,通过打感情牌,极力争取一些诸如扣三井等修井、试井后的跑冒油,也叫落地油。另一方面,农场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解决油田家属的吃粮问题,在农场落户了百余人,为此油田方面将港西、夏三堡产量低的单井和独井划拨给我厂,只要累积到2—3吨便电话通知我方拉运。捡拾原油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申请联系指标油才能使生产获得保障,即便是我已经离开了炼油厂,场领导还是安排我到省化工厅积极跑办指标油,因为当时的南大港炼油厂每年坐有5万吨的指标油,而我们厂没有,于是在责任和重托之下,我和王总、马宝勤开始了艰难的跑办之旅。说起来不怕寒酸,我还记得第一次和马宝勤造访国家石油部,捎带的礼品只是农场自产的瓜子、花生等土特产。当时负责审批原油计划的是省计划经济委员会,人家以小炼油作坊为由拒绝向上级单位递交我方的书面报告,即便是陆秀岭找他所在省计委的兄弟出面,也同样遭到了婉言拒绝。无奈之下,由刘金升协调改投省农业厅,拿着由省农业厅办公室写的信赶往国家农业部,再由农业部办公厅辗转将报告提交给石油部,可是石油部又建议跑国计委原油计划处。忘了吃过多少次的闭门羹,进门再难也要进,不管别人的脸色,只是一心办成指标油,现在想想,王总应该和我一样感慨万千。历经千辛也无悔,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0年,终于为炼油厂搞到了2万吨的指标油。

那些年那些时候的事还有很多,现在想想仍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精神财富,虽然感觉最对不起自己的老伴。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经常连着数日不回家,那时交通极不便利,我往返厂子和家的唯一工具就是一辆“大铁驴”,这就苦了我的老伴,三个孩子,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5岁,老伴是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不过如我情况一样的不止我一个人,很普遍。现在好了,炼油厂是越做越大,尤其在王总的带领下通过改制、合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型民营企业,我期盼着中捷石化的明天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