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是神医,在杏林之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凡医生医术精湛者,皆以冠“扁鹊”之名为荣,“扁鹊重生”、“第三扁鹊”更是为医者至高褒奖。而关于扁鹊,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答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还不发觉自己有病,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得病人去了病而不自知,因此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能药到病除,使得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而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听后大悟。
其实,我们电气工作者对于电气系统来讲,工作内容是维护、维修电气设备,保证电气设备不出问题、少出问题、出了问题能及时解决,就像医生治病一样。想要不出问题,要像大哥一样,在病情发作之前发现端倪,防患于未然;想要少出问题,要像二哥一样,在问题苗头初显之时,能迅速判断并解决问题;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就要像扁鹊一样,直指病灶,药到病除。
比如日常检查电动机温度、电流、震动,如果出现温升过大或者电流过高,就要及时通知工艺人员通过调节工艺参数来降低功耗,保证设备不至于出问题,如同大哥一样,隐患刚一出现,就设法解决,保证设备健康连续运行;当电机出现杂音,震动明显偏大,说明轴承已经磨损,需要及时更换,这一般是小问题,花少量时间和费用就能解决,而且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维修时间,确保对生产的影响最小,如同二哥一样,在病人病情刚显,还未扩大的时候就进行治疗,让病人快速恢复健康;当出现设备跳停,就已经影响生产了,这时候就要像扁鹊一样,能快速发现问题,找到跳停原因,是电机的问题还是控制电路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问题并进行修复。
能挽救危急,及时排险,固然彰显能力,但危急已现,即使排除再快,也必定会造成损失。因此能在日常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般地发现端倪,解决麻烦,虽看似毫无作为,终日清闲,却是保障生产的最优解。公司强调的日常巡检,预防性维修等一切措施,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的。每天风风火火,急来急去,不是维修人员正常的工作状态,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将功夫下在细处,把危险扼杀在萌芽,确保设备少故障、小故障、短故障最好是无故障,才是维修人员的职责。
而把功夫下在看不见的地方,不是要维修人员偷奸耍滑。五分钟能处理的电缆破皮,就不要等到造成大事故,再花一两个小时去解决供电故障,当然这也需要良好的技能水平。正如公司印发《五懂五会五能手册》,是提升我们专业知识的重要措施。手册将电气专业各种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步骤和重要作业的流程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员工只要能灵活运用,就能解决大部分工作中的问题。重点在于不但要记住,还要会用。我们在工作之余多思考,多想多干,勤学苦练不是说说而已,公司电气设备种类多,型号杂,各种操作程序都不尽相同,各种代码复杂多样,更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记忆。看似“清闲”不是真的“清闲”。技术不行,出了问题处理不了,只能急得一头汗,这样想清闲都清闲不了。只有技术学好了,隐患能发现,小故障能解决,大故障能及时发现核心问题,有解决思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落得真正的“清闲”。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维修人员越“清闲”,说明设备运行越平稳。“清闲”的代价是背后的付出,将功夫下在小处,别人看不见不代表着不去做,更不代表着没必要去做。那些工作,反而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例如虚接发热是电气行业经常出现的问题,小到开关、大到电机、各种元件都有可能因为虚接而烧毁,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紧固接线。这看似毫不起眼的“小活儿”,多拧几圈,可能节省的是十几万的维修费用,保全的是一台几十万的设备,挽回的也许是几百万的停工经济损失。
综上,要想做好维修工作中的“扁鹊”,就必须“认真、真实、实在”地努力工作,及早发现隐患,果断扼杀苗头,快速解决问题,保证各装置平稳运行,助推公司安全高效发展。
(新启元:李胜)